甘露消毒丹,舌红苔腻必用,治湿热证的良方,可用于肠伤寒、急性胃肠炎、肝炎、胆囊炎、湿疹

pg元祖高达电子图纸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pg元祖高达电子图纸 > 新闻动态 > 甘露消毒丹,舌红苔腻必用,治湿热证的良方,可用于肠伤寒、急性胃肠炎、肝炎、胆囊炎、湿疹
甘露消毒丹,舌红苔腻必用,治湿热证的良方,可用于肠伤寒、急性胃肠炎、肝炎、胆囊炎、湿疹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2:04    点击次数:197
甘露消毒蔻藿香,茵陈滑石木通莒,

芩翘贝母射干薄,湿热霍乱此方施。

图片

图片

【制法】上药研末。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利湿,化浊解毒。治瘟疫、暑温、湿温,邪在气分。发热目黄,胸闷腹胀,肢酸咽肿,丹疹,颐肿口渴,泄泻,舌苔薄白或厚腻,或舌心干焦。亦治疟痢、淋浊、疮疡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9克,开水调服,一日二次。或以神曲糊为丸,如弹子大,开水化服。

【现代运用】:

  临床常用于治疗肠伤寒、急性胃肠炎、黄疸型传染性肝炎、钩端螺旋体病、胆囊炎等证属湿热并重者。

  湿热一证临床不仅外感易见,杂证更多。诸如口疮、口臭、咽痛、咳喘、胃炎、肝炎、黄疸、脱发、淋浊、疮疡、风湿等等,只要是表现为湿热证,都会以方为主加减运用,效果显著。

临床上治湿热,表现为中上焦湿热证的用甘露消毒丹,表现为中下焦湿热证的用龙胆泻肝汤,表现为中焦湿热证的用甘草泻心汤。

【辨证要点】

舌红苔腻,

脉滑或数。

重点中上焦。

图片

甘露消毒丹治疗运用

1、治支气管扩张合并气管炎

图片

辨为痰热壅肺,热盛伤阴。

出方甘露消毒饮:

藿香6g白叩6g石菖蒲15g茵陈50g生薏米60g冬瓜子30g黄芩30g 魚腥草30g 金荞麦30g 连翘45g 浙贝30g射干15g薄荷10g北沙参50g麦冬30g桔梗12g生甘草10g 五付水煎服日三次。

一周后,复诊,咳嗽减轻,痰少,已不胸闷气短,效不更方,又续服十剂,诸症消失,返回青海西宁。

图片

2、降低转氨酶

 

图片

辨湿热蕴郁中焦,上冲扰神,处甘露消毒丹:

藿香10g 草果10g石菖蒲15g茵陈50g滑石30g 川木通12g 浙贝30g 黄芩30g 连翘45g 射干15g薄荷10g虎杖30g丹参50g珍珠母50g清法半夏各30g,同时配服 联脂双苯。七付水煎服日三次。

一周后复诊,已能入睡,还有梦,胁部已不疼了,舌仍红苔已不厚腻,效不更方,加白薇15g,续服十五剂,能吃能睡,化验转氨酶37,已正常。停药。此案,前医之所以用药不效,我观病历,满脑子西医概念,用了大量的清热解毒和活血祛瘀再加垂盆草田基黄等药,不管中医的湿热病机,南辕北辙,故而不效。

3、手足心热

图片

下症:手足心热,不汗出,自觉身热,体温不高(36。 5℃),每于冬季手足心热减,口不干、不苦,纳可,睡眠欠佳,二便正常,舌淡红,苔白略厚,脉细弦。

辨证为湿热内蕴,治疗清热利湿,处以甘露消毒丹:

滑石10g茵陈10g连翘10g藿香10g黄芩10g 薄荷6g射干6g 菖蒲6g郁金6g 木通6g浙贝母6g白寇仁6g。服药七剂后,病情好转,继服14剂,基本已愈。

4、自汗盗汗

 

图片

贝母6g 薄荷6g白寇仁6g。服药7剂,汗出明显减少,饮食、睡眠亦有改善,仍感神疲乏,二便正常,舌淡红,苔薄黄腻,脉细弦。效不更方,再服7剂,汗出逐渐减少,先后服上药30剂,汗出基本治愈。

5、嗜睡

 

图片

甘露消毒丹:茵陈10g滑石10g黄芩10g藿香10g菖蒲6g连翘10g浙贝母10g射干6g白寇仁6g木通6g薄荷6g。服药7剂后,嗜睡乏力有所改善,大便日1次,质软,小便色黄,舌质红,苔薄黄腻,脉弦缓。继续服药14剂,病情明显好转,精神转佳,睡眠正常。

图片

6、失眠

图片

寇仁6g 滑石10g 菖蒲6g 薄荷5g。服药7剂后,病情改善,睡眠较前入睡快,睡眠时间稍延长,但醒后仍难以入睡,手心热减,舌质暗红,舌苔较前转薄,脉细弦。继服上方,先后服药28剂,睡眠可达6小时以上。

图片

各医家用药心得:

1、用甘露消毒丹为主治疗以湿热为主的湿疹,疗效显著。复诊时患者疗效满意。

2、甘露消毒丹与三仁汤均为清热利湿之剂,三仁汤重在祛湿;甘露消毒丹,清热利湿并重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大型电视纪录片 - 再说长江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pg元祖高达电子图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